下文轉載自良醫健康網,全文網址如下
http://health.businessweekly.com.tw/AArticle.aspx?id=ARTL000041337&utm_source=facebook.com&utm_medium=social&utm_content=health&utm_campaign=content
假日陪女生朋友去逛百貨公司,從保養品、食品、到清潔劑,一路上我一共聽到不同專櫃的店員說了至少10次「我們這個都不含化學成分!」「100%純天然的!」這種形容真是讓我這個讀化工的啼笑皆非。為什麼呢?因為「無化學成分」是基本不可能的。
純天然手工皂,如果沒有脂肪酸鈉,根本不可能有清潔效果;標榜「無添加」的保濕精華液,難道裡面完全沒有多元醇?這些所謂的「化學物質」,其實正是產品能發揮功效的主因啊!更別說大部分市售商品的包裝方式以及承諾的保存期限,是根本不可能不添加防腐劑的。我想,推銷的小姐應該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講什麼吧。從這裡就可以看出,廠商完全命中消費者心理,「無添加」、「沒有化學物質」這些話術非常有市場吸引力。但是,所謂的「無添加」到底是什麼呢?
沒有化學成分,真的假的
健康食品、美妝類商品常常強調自己是「無添加化學物質」,有時根本直接在商品名稱前面冠上「無添加」三個字,再搭配純白色或粗糙再生紙的質樸包裝,讓人不禁感覺好純粹、好自然。其實不只是台灣,全球都在流行「Chemical Free(不含化學物)」這個字眼,用來暗示產品健康又天然。
雖然專業人士都心知「不含化學物」是不可能的,但這個歪風依然越演越盛,以至於知名國際科學期刊《自然》都發表了這麼一篇文章,告訴大家:「市場上根本沒有不含化學物的產品!」
到底是「無添加」什麼東西
你可能注意到,「無添加」這個詞可以在台灣流行起來,還要歸功於它帶有一點日式風情。這個詞最早正是來自日本厚生省化妝管理部門在1960年制訂的藥事法。當時的消費商品市場還沒有現在這麼複雜,因此商品都是先審查再上市,消費者也沒有自己閱讀成分表的必要。厚生省於是定義了102種「表示指定成分」,包括防腐劑、界面活性劑、乳化劑、紫外線吸收劑、抗氧化劑、人造色素、人造香料、螢光劑……。如果該產品有使用這些成分,才必須標示在包裝上;如果都沒有,包裝上可以完全不用列出成分表,直接標注「無添加」。所以「無添加」曾經有明確的定義:「本產品不包含102種『指定表示成分』」。
「那現在就沒有明確定義了嗎?」
沒錯。想想看,這已經是55年前的法規了,五十幾年來各種成分推陳出新,商業蓬勃發展、商品也更琳瑯滿目。50年前的貨架,數來數去可能只有5種香皂,現在恐怕隨便都超過50種;於是先審後上市不再適用,這法規也老早就過時了。日本早在2001年就開始實施全成分標示,任何商品的所有的成分都要標註在包裝上才合法——簡單說,現在日本也沒有「無添加」的產品了。於是廠商現在宣稱的「無添加」,根本就沒有定義,愛怎麼寫就怎麼寫,也不會觸犯任何法律。況且,認真看看50年前厚生省規定的成分列表,就會發現很多目前宣稱「無添加」的產品,其實都用了那102種成分啊!
難道真沒有無化學成分的產品嗎?
回頭來帶大家看看,在市場上常見的這些「無添加」標語到底有沒有道理:
● 無添加色素、香料
這是可能的。不過請記得,只要產品帶有經久不散的撲鼻香味,幾乎可以九成肯定有加香料;還有,太鮮豔的商品,至少也有七八成以上的可能有加色素。WHY?因為在自然界,植物的氣味和顏色多半是用來吸引動物,不是用來討好人類的,所以幾乎不可能有鮮豔不褪的顏色,也不會有經久不散的香味。
● 食品或保養品標示「不含防腐劑」
看到「不含防腐劑」就要注意了。很多廠商只是玩弄文字遊戲,把實際上是防腐劑的成分,改為其他名字。真正要做到無添加防腐劑,只有一個方法:無菌充填、無菌包裝。如果是食品,需要高溫殺菌之後用可靠的包裝材質完全密封,像是保久乳或是罐頭。如果是一次用不完的商品,例如保養品,還得搭配不會逆流、不會讓空氣進入的密封式瓶罐,才能真正做到沒有防腐劑又保護產品安全。的確是有認真用心的廠商推出這樣的產品,但真的非常非常少。如果一罐正常包裝的乳霜,櫃姐還直接讓你用手挖起來試用,相信我,百分之百有加防腐劑。
● 沒有對人體有害物質
這句根本是定義不明的笑話,專門唬人用的。連喝水喝太多、鹽巴吃太多都會中毒了,哪有什麼物質是能「保證不對人體有害」呢?
● 無添加化學物質
別鬧了!就算是純天然,未經加工,也沒使用任何肥料或除蟲劑的農產品,也只是「無人工合成化學物質添加」。絕大部分的市售商品,根本不可能完全沒有化學物質的。能夠這樣宣稱的,大概只有你回鄉下奶奶家自己種的、沒撒農藥並且摘了立刻拿來吃的蔬果吧。
可是我真的很喜歡天然...
這幾年食安問題、民生用品問題連環爆,搞得人心惶惶,刺激大家瘋狂追求天然有機的產品,也讓廠商見縫插針。有機會就標個「無添加」有什麼關係呢,反正沒人抓,消費者又好騙。
要注意的是,許多業者在宣稱「無添加」時是相當有爭議的。例如,廠商自己替「無添加」下個定義,用小到不能再小的字印在包裝、DM角落,再把「無添加」三個字大大秀出來。消費者往往只看到「無添加」三個字就昏頭了,覺得是完全沒有防腐劑跟人工化學物質的,哪會去注意到小小小字上寫著「本公司無添加,係指無添加人工香料、色素、酒精」呢?
台灣法規,對於保養品、彩妝、食品、個人日用品,是規定要有全成分標示的。也就是所有合法上架的產品,包裝上必須得列出所有的成分。但是,如果你仔細去看看這些號稱「無添加」的商品,會發現有些外包裝根本沒有全成分表,讓你無從判斷添加了什麼或沒添加什麼;或者是成分表裡面赫然出現他們宣稱「無添加」的防腐劑,但因為是英文專有名詞,大部分人看不懂,就呼攏過去了。並不是完全沒有純天然的商品,但是真的很少很少,消費者可能要自行學會閱讀全成分表才能不被蒙蔽。
很多事情了解了就不怕。拿防腐劑當例子來說,它是美妝產品的必要之惡;因為一罐長滿細菌的產品,對皮膚的傷害絕對比添加防腐劑的產品更加可怕。我們吃的菜裡有氯化鈉、飲料裡有乙醇、甜點裡有β-D-fructofuranosyl-(2→1)-α-D-glucopyranoside,看起來都好複雜,寫出來你可能覺得好化學、這些東西怎麼能吃!但它們其實就是鹽、酒精跟蔗糖。與其盲目相信「純天然」、「無添加」,倒不如好好選擇有合法標示全成分的商品,並且自己判斷到底安不安全。
知識就是力量,懂得越多,越不容易被這種似是而非的恐嚇行銷所欺瞞。所以下次再看到「無添加」的字眼,記得多看看多想想吧!
留言列表